【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戈叔亚给“918网编辑部”的来信】

老吴:您好!

我是戈叔亚。不久托您公布了抗战老兵张清伦的情况,后来他所在的广西省凤山县的副县长以及民政局的同志多次来信表示感谢,并说他们已经按照抗战老兵优待的有关政策给予了老人一定的补助。

从那以后,我陆续接待和受到了类似的老兵和家属的来访和来信,他们都是看到了您们的网站而找到我的。对此我是非常感动的,因为能够为这些风烛残年或者已经故去的老人做一些事情是非常快慰的。记得80年代,我曾经在台湾的《中时晚报》刊登过介绍滇缅战役老兵的一些文职,后来有一位海外华人提出他可以帮助这些老人,要我寻找,结果我再次寻找他们的时候竟无一在世了……过早的死亡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是正常的,否则就不能说他们在战后精神上和身体上都遭受了很大的摧残。

同时我在对待这样的事情是也是很慎重的,只要有可能,我都要和朋友们对此进行一番调查,经过核实后把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提供给您。

下面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去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为此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居住在昆明的周冠宇女士和田中甫先生夫妇两人在海外旅游时看到国内反映中国远征军和滇缅公路,以及驼峰航线的电视节目。他们惊喜地发现节目涉及到的事件、地点和时间,竟然和已经故去的父亲在文革事情交待自己的“罪行”时所经历的事情一模一样。这位老人周熙?先生在战争时期是做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一直从事着抗战物资的进出口事宜。

但是就是因为这段历史,周熙?本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且给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成为笼罩在他们家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子女上学、入党入团、工作乃至婚姻,家庭的疏散下放,以及子女与父亲划清界线,看不起父亲,远离父亲。直到改革开放父亲去世,孩子们都没有原谅他,因为那时并没有给与这段历史一个公正的评价。

于是他们找到了我,因为我做为一个抗战历史研究者在这些电视节目中出现过。

这个时候的我正关注着通过驼峰航线中国的出口物资,但是苦于寻找不到更多的资料而犯愁。得到了周冠宇和田中甫提供的周熙?老人的线索我如获至宝。于是从去年开始,我以周熙?所在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这个抗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组织做为线索,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云南档案馆和周熙?先生身前所在单位调查并查阅他的档案;通过台湾的二战研究者许剑虹先生到台湾的档案馆索取中国航空公司历年来特别是驼峰航线时期所运载出口的物资清单;寻找“资源委员会”的有关资料和美国陆军空运总队通过驼峰航线返程时所运载的中国出口物资……抗战前后中国钨锑锡等矿藏和猪鬃桐油等农产品的出口情况……

现在,我感觉有必要通过您和“918爱国网”公布这些材料,他们的意义在于:

1、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美国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向中国提供的大量物资;而忽略了中国的出口物资。当时无论是美国通过“租借法案”,还是前苏联和英国(甚至还有战争初期的德国)等国给与中国的物资,在签署协议时都明文规定,我们都必须以相应的物资进行抵偿的。假设没有中国的出口物资,我们很难想象国际上能够给与我们援助,也很难想象中国得以坚持抗战直到胜利。而中国的物资出口,主要就是通过当时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进行的,也就是周女士和田先生士所提供的周熙?先生所参与的工作。

2、我们过去更多的是关注和敌人面对面英勇作战的前线将士,而忽略了做物资保障和经济建设的后方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职员、公务员和知识分子的贡献以及他们的具体工作。在战争的物资保障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的资源委员会,集中体现了以翁文灏、钱昌照为代表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在战争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3、随着社会进步和抗战研究工作的深入,许多国民党以及来中国参加抗战的美国和前苏联的老兵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尊敬。但是仍然有一些职员、公务员和知识分子参加抗战的历史仍然没有得到承认,甚至过去的历史界给予资源委员会的评价更多的是负面的。这使得这些老人和家属感觉很委屈。

戈叔亚

提供的资料如下:
1、周熙?先生的遗照
2、周熙?先生的“自传”(部分)
3、周熙?之女周冠宇女士写的“我的父亲及抗日战争军运”一文
4、戈叔亚的调查
--------------------------------

【第一部分:周熙?先生的遗照】


【第二部分:周熙?先生的“自传”(部分)】


【第三部分:周冠宇:我的父亲周熙?及抗日战争军运】




一.迟来的平反

1981年10月的一天,昆明铁路局政治部的一名干部来到我们居住的简陋的家中,送来了铁道部昆明铁路局政治部平反决定的文件,文件中有将父亲原来定性的“反革命”改为“既往不咎”。看着这薄薄的纸张,看着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断三根肋骨而佝偻成弯虾一般的身影,想着一直以来由于父亲这段历史而影响子女上学、入党、入团,工作乃至婚姻,家庭的疏散下放,以及子女与父亲划清界线,看不起父亲,远离父亲;想到因身心焦瘁,生活无望而过早去世的母亲,我不禁泪流满面。我不由得说到“太迟了,这一切已成事实,现在平反还有什么用”。父亲制止了我,很客气地送走了来人。

至此在云南禄丰,安宁火车站戴着白袖套,一天到晚背水泥包,打扫车站和打扫厕所的父亲,以72岁的高龄得以正式退休,回到子女身边。

我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从小学入少先队时就因父亲的历史问题受阻,高中时父亲的历史问题对我的影响更为严重,逐渐懂事的我反复问母亲,父亲到底做了什么,母亲只是说“没什么,你爸是个好人,只是加入了国民党”。父亲当时在禄丰火车站,十多年从不回家,无法向父亲了解他到底干了什么。哥哥姐姐们也是什么也不知道。我慢慢明白了,父亲从没对儿女谈过他的历史,解放前儿女都小,有的没出世,解放后怕影响儿女,不敢谈。据母亲和兄弟姐妹们说,解放时,父亲将许多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和照片全部烧掉,即使平反后跟儿女在一起也从不谈任何具体事例。1993年父亲病故,他的历史情况也随之埋入地下。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父亲没留下任何财物,只留下他平日省吃俭用存下的一千多元钱,作了他的安葬费,但儿女们意外地得到他1957年交代历史问题的一本《自传》底稿。这本《自传》以在当时的背景下,以交代罪行的形式,详细而又含蓄地交代了他解放前所做的一切。1981年所在单位给予父亲的结论是,对其“历史问题”“既往不咎”……

二.抗战初期父亲的经历

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看到滇缅抗日战场一系列的报道。报道里面提到了“抗战物资”,“缅甸的仰光、腊戌”、以及“印度的和加尔各答”等,这不正是父亲在《自传》中所曾到过的地方吗,而且时间年代吻合。我重新翻开以前很怕翻阅的父亲“罪恶历史”的《自传》,读了一遍又一遍,从父亲交代历史的字里行间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父亲不仅不是什么反革命,而是一个从事抗战物资军运工作的有功人员;是一个诚实正直廉洁,聪明能干,努力工作兢业向上,有着民族气节的抗日战士;是为抗击日军入侵,尤其是滇缅战争,运送远征军及物资保障做过卓越贡献的一名抗战老兵。

我父亲名周熙?,字志鹏,1908年出生于北京,1918年时年仅十岁的父亲幼年丧父,由于家庭祖祖辈辈是读书人,一无财产,二无房屋,剩下的孤儿寡母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之中,靠着他的姐夫和亲戚们的接济生活。仅上过小学的父亲从15岁起就开始当练习生(学徒),17岁时经人介绍到平汉铁路长辛店总段工作,当了一名练习生。当时中国铁路尚处于发展初期,而长辛店铁路是全国铁路最大的编组站。东北军、西北军各路其他军阀及国民政府之间混战,为争夺铁路,天天打仗,飞机大炮常来轰炸长辛店。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集结大量军队,大战在所难免,其势力不断向华北扩张。铁路运输繁杂,混乱,还需要靠外国人指导,派人到国外学习等。因此理顺铁路运输,尤其是军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总段长法国人“白尼寓氏”讲法语,付段长徐维剑到法国学习带回法国铁路管理、军运管理的资料,需要翻译整理为自己的管理条例,还有繁杂的运输事务,父亲埋头勤奋工作,不问政治,为了不被解雇,白天工作,晚上去上课学法语、英语,小小年纪便帮助整理了许多运输管理文件,由于勤奋工作晋升为办事员、司书、事务员、课员等令人羡慕的职位,白天做不完的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地干,充分显露了父亲的勤勉与才华,这一切,无耐只为了养活年迈的老母,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但同时也显示出父亲满腔热忱,一心向上的拼博进取精神。1935年父亲即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军运办公室工作,任少尉司书,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抗日军运工作。

1937年“7?7”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又兴奋又激动,觉得中国终于开始抗战了,可以不再受日本人的气了。同时父亲也下定决定,决不做日本人的奴隶。在大批人员撤退向南时,父亲坚守岗位,直到7月29日第29路军撤退时,才随之撤到石家庄,后仍坚持工作,两个月后因国民党军撤退才随长辛店铁路总段由内邱县、顺德府撤到郑州,并在平汉铁路线区司令部运输处车务科任事务员,继续办理军运工作。由于战事日益紧张,日本鬼子要占领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继续南进,派飞机到处轰炸,父亲又随线区司令部撤退,先后撤到信阳州、花园口,最后撤到武汉。1938年10月又从汉口撤退,在艰难的行程中,日本飞机沿铁路线轰炸,追着列车扫射,父亲所乘坐的火车被炸,尸横遍地,人的大腿被炸得挂在电线杆上。铁路线被炸断,父亲一行人携家带口,弃车徒步夜行,过汀泗桥,桥板间隙宽阔,桥下流水奔流,十分难行,河面上漂满了丢弃的箱子、衣物及同胞的尸体,其状真是惨不忍睹。为躲避日机的轰炸,父亲一行白天休息,夜间行走,方便时搭船,辗转到了衡阳,才搭上线区司令部随员的专车,到达桂林。父亲原打算继续留在线区办理结束工作,但文卷均在轰炸中丢失而失去了工作(1938年12月线区也遣散了)。

三.参加资源委员会运输处

1939年1月,父亲在桂林经人介绍到不久前才成立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钨锑联合运输处工作,任总务股事务员。钨锑联合运输处主要是接运钨砂、锑块出口换取外汇和作战物资。运输上的指挥调度均采用电报,父亲就是从事这项电报的起草工作。

据相关资料报道,抗战期间,德国(抗战初期)、苏联和美国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投入中国各抗日战场,而中国归还的物资主要就是钨砂、锑块、锡、茶叶、毛皮等,特别是钨锑最为重要。为做好这些电报调度的起稿工作,父亲白天加紧工作,晚上常加夜班,工作十分繁忙,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得到好评,其上司夏宪讲处长半年间给父亲加薪数次。1940年日军进攻广西的南宁,使得进出口的命脉滇越铁路以及沿线的物资受到威胁,当时曾将在南宁来不及抢运的钨砂沉入邕江,待日军撤走,才又打捞上来。当时的桂林时常遭日军的猛烈轰炸,钨锑联运外也因遭炸而搬迁到城外,人们天天躲警报,我的一个哥哥因出痧子跑警报受凉受潮,病情恶化,在战乱中丧命。

1940年,武汉失守,越南沦陷。从香港和越南到国内的运输通道被切断。7月资源委员会将钨、锑联运处名义撤消。但是又在贵阳成立资源委员会运输处(莫衡为处长,夏宪讲任付处长),开始依赖当时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继续资源委员会原有的进出口业务,夏处长带父亲等数人前往贵阳,父亲升为处员,在文书股工作。

四.仰光、加尔各答:父亲从事的主要工作

1941年7月,在日本的压力下,英国将滇缅公路关闭了三个月(后继续开放)。资源委员会为了确保这条路线的畅通,在年底(11月)紧急任命运输处付处长夏宪讲(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归国人员)为经济部总代表和资源委员会总代表、我父亲为随员前往缅甸首都仰光。当时中国的全部进出口物资都要经过滇缅公路到达仰光港口,因为这里对于中国的命运极为重要。父亲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办理护照就立刻前往,到达云南边境小镇畹町后,通过一条小路偷渡缅甸国境,可见当时任务是可等紧迫!

父亲到达仰光后不久,12月8日日军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更加坚定了美国援华抗日的决心。父亲随夏宪讲在仰光成立了代表办事处,主要任务是加紧组装汽车车身,尽快抢运物资到国内,而运输的调度指挥仍采用电报,一切电报、报告都由父亲拟稿交发。父亲介绍进入资源委员会的张羡曾工程师任腊戌汽车修理厂负责人,负责装配汽车。1941年12月日本飞机对仰光进行狂轰滥炸。父亲随仰光代表办事处撤至缅甸小镇细包待命。不久运务处处长莫衡也赶到仰光负责,而夏宪讲于1942年2月调往印度加尔各答代表办事处开辟新的运输线,并调父亲同往。父亲因担心,日本军队打到昆明,危及贵阳,而贵阳家中妻儿无人可托,想回国。因此未随华侨从缅甸徒步到印度。1942年3月父亲回国得不到批准,而夏宪讲一再催促,同时驻腊戌代表办事处也通知父亲已买好了机票,令父亲马上前往印度,父亲才坐汽车到腊戌,搭中航公司飞机到达到印度加尔各答。

1942年3月到1944年初,父亲在驻印度加尔各答代表办事处,仍干原来的运输调度的发报文稿拟稿交发工作,当时美国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到达印度各港口,物资在加尔各答堆积如山,电缆、汽油、机油、汽车、军服、武器、弹药、枪支甚至战斗机等应有尽有。42年4月滇缅公路怒江以西段被日军占领后,中美飞行员通过新开辟的空中通道??驼峰航线,保证了援华抗战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印度运往昆明。从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三年内,经驼峰航线运往国内的物资达70余万吨,运进的是各种抗战物资。而由昆明运往国外的物资20余万吨,主要就是钨砂、锑块、锡块、茶叶等,运送作战人员3万余人。这条航线运送的任务如此之多,抢运物资的工作十分繁忙。父亲以满腔热忱投入这项紧张的工作,晚上到学校补习英文,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父亲在加尔各答时待遇非常优厚,月薪好几百卢比,有印度仆人照顾,还配有专用汽车一部,由于工作繁忙,这样的配置也是工作的需要。

五.抗战胜利和解放

1944年初,父亲因留在贵阳的家小无人照顾,请假回国到贵阳接家人到国外,回国等待办护照期间,到贵阳青年会补习班学英文,几个月后因护照终办不下来,据母亲说是因为没钱走关系,父亲无法再去印度代表办事处工作,只好带领全家来到昆明。当时的昆明是全国抗战重镇,美国援华物资90%集中在昆明。到昆明后父亲于同年5月到滇越川滇铁路线区司令部调度科任军荐二阶付科长,正式任命中校军衔,后又任昆明战时运输管理局派驻滇越川滇铁路军运室代理运输科长。此时父亲仍以抗战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军运工作中,整理军运条例规章制度和纪律,运送省外调往滇西和滇南第九集团军调防往滇西的远征军和驻印部队,美军顾问团,保卫昆明的大批军用物资及接受从印度运来的物资调往中国内地各战场,工作紧张而忙碌。当时的线区司令部设在现在昆明连云宾馆内,并且家属居住于后院。省主席龙云经常召集会议,布置滇西抗战,远征军军运及抗战胜利接收等事宜,父亲必须每次参加,父亲努力为抗战工作到最后胜利的一天。

抗战胜利父亲的喜悦溢于言表,随着昆明盛大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热潮,父亲又开始作抗战胜利的善后工作,运送军队回防和处理善后等。1946年父亲渐渐看到自己辛苦抗战十年,远离故乡和老母,走遍半个中国,甚至远到缅甸、印度,在敌人的炮火中,一直战斗在战争的最前线,全身心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事业,到头来没有得到任何奖励,而那些贪污分子竟成了接收大员,自己想复员回到故乡赡养老母的心愿,因无路费而难以成行,有些心灰意冷,更加之认为抗战胜利军运应该缩小,便坚决辞掉军职,于1946年7月回到昆明铁路局做一般铁路运输工作到解放。

六.我为父亲感动骄傲

经历种种磨难的父亲,到老年后越来越显得更加坚强、睿智,72岁退休回到家中有时对儿女说:“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我都得写交代材料,但越写回顾自己的一生,越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又对儿女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渡过了不平凡的一生”。做个好人,便是父亲一生信守的做人原则。纵观父亲的一生,勤勤恳恳、正直、善良、廉洁、兢业工作以满腔热忱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人民和国家的事,从未害过任何人,并常以微薄的收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民族气节,在郑州时,日本军占领北平,许多铁路同事都回到北平铁路为日本人做事,但父亲决不回转,坚决南撤,决心为抗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运及相关物资的运输是抗战胜利的优先保障,父亲从事的工作就是这样一项既平凡,又伟大的工作。想到父亲为抗战作出的贡献,作为儿女也感到无比自豪。1993年父亲去世了,到死也未向儿女吐露半句他做过的工作。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有责任实事求是地还父亲一生的本来面目,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如果父亲的抗战历史得以认可,他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二OO五年十月八日
-----------------------------------
【第四部分:戈叔亚:我的调查报告】

一. 驼峰坠机上的钨锡

1996年3月,我和伙伴们在云南中缅边界的深山密林中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广为流传的二战驼峰飞机的残骸。记得当时摸着上面的伤痕和铁锈时,我无比羞愧地低下了头。因为这些飞行人员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却太少太少……我感觉“扭曲的螺旋桨像是一张大嘴,它挣扎着像要述说,但是终于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飞机。今天,人们在美国老布什图书馆里可以看到中国人赠送的53号飞机机长吉米?福克斯的铜像,以及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的亲笔题词。飞机的残骸陈列在云南怒江州片马驼峰航线博物馆里。

驼峰航线堪称伟大的军事空运冒险历史的经典版本。它的出现使得今天的人们有机会追溯战争期间美国飞行人员把大量的美国援华物资空运到中国的故事。

但是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飞机却是在从昆明飞往印度汀江的途中坠落的。也就是说,飞机到达昆明是运载着美国提供给中国的抗战物资,卸货以后返回汀江基地失踪的。虽然美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飞机上运载的物资是:锡、钨和猪鬃。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们在飞机失事地点也没有发现这些货物,后来我在片马不远的泸水县鲁掌镇附近的傈僳族村子里面,看到了老百姓从中航第53号飞机残骸处找到的锡锭,上面刻有“云南锡业公司”。

记得当时我很感动,感觉到在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将大量的物资送往中国的同时,贫穷的中国人民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并没有忘记报答那些帮助自己的朋友,哪怕是倾家荡产。

从这以后,我逐渐开始关注驼峰航线的飞机在到达昆明返程时所运载的物资了。

二.美国资料很少

由于我和美国方面的关系较多,所以我一开始就寻找美国驼峰航线方面的资料。

在我所接触的美国驼峰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他们更多的是涉及美国陆军空运总队从印度飞越驼峰运到中国方面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医药和医疗器械、飞机车辆零部件及各种机械和油料,以及军用被服等等,甚至包括在美国印刷的中国货币还有人员。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提及驼峰航线的飞机在从昆明返程回印度基地时运载的物资却很少很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开始由于驼峰空运危险性大,美国方面要求飞机空机返回以免出事。后由于中国方面提出要求,他们才在返回印度是搭载少量的中国出口物资和到印度整训的士兵。

美国威廉?凯宁(William Koenig)所著的《飞越驼峰(Over The Hump Airlift To China)》,我翻译并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美国军方出版的《二战中的陆军空军(Army Air Force in WWII)》第五卷“空运中国(AIRLINE TO CHINA)”这两本书中提及到了“在飞机从昆明返回印度时,要运输邮件、用坏的引擎、人员和原料,如钨锑锡和猪鬃”。

至于运输了多少数量的这些物资,以及为什么要运输这些原料,我所接触的美国驼峰方面的资料都没有提及。

有趣的事,为什么大量运输猪鬃,难道美国方面没有吗?后来我在翻译原滇缅公路工程管理局总经理谭伯英在美国用英文出版的《修筑滇缅公路(The Building of the Burma Road)》一书时看到了如下一段:

“我们必须从很远的地方把猪运来,很麻烦。同时中国的猪也不像欧美的猪那样肥胖、温和和懒惰。中国的猪又高又瘦,腿又长又壮,这是因为在中国农村猪都是放养而不是圈养。长期的野外生活这使得它们像山羊一样疾走如飞。

当我第一次到美国时,在各处看到了猪。但是我感动奇怪的是为什么美国要进口这么多的中国猪鬃?然后我明白了,因为中国的动物很少人工训养都是健壮的,所以长有又粗又长的鬃毛。“

猪鬃主要是用来做工业涂料的毛刷子,特别是给飞机、车辆和军舰的铁壳涂油漆。美国欧洲的猪大都是圈养的,养尊处优使得这些猪的猪鬃又软又稀,不能做毛刷子。

(如今在网站上可以查询许多有关二战中国猪鬃出口的资料,而在十年前这样的资料却很难找到。)

三. 通过驼峰空运出口的物资

以后我通过台湾的飞虎队研究专家许剑虹先生得到了中国航空公司驼峰空运的部分档案资料,其中有“资源委员会”所运输的物资的1943-1944年的年度表。其中运输的物资就是钨锑锡和猪鬃等。

据不完全的统计:

“驼峰”航线开辟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利用从昆明返航的飞机将物资运到印度,通过加尔各答港出口到美、英。1942年4-11月,只有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运输出口物资。经中美协商,美军“驼峰”空运队从12月开始在昆明接运中国的矿产品出口美国。1943-1945年,经“驼峰”空运出口盟国军工生产急需的特种矿产品有:钨25,085吨,锡17,170吨,汞204吨。1944-1945年空运出口的农产品有:茶叶7307公担,桐油2177公担,猪鬃25463公担,生丝1961公担。

但是,资源委员会如何运输这些物资的细节,各种资料都无法找到。

四. 周熙??资源委员会驻加尔各答运输处代表

我没有想到的是周冠宇女士的已故父亲周熙?在资源委员会工作的珍贵资料是一份做为

“自传”的交待他的“反革命罪行”的材料。

材料上详细叙述了周熙?先生的一生,由于周冠宇女士写了父亲一生的经历,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这里仅仅介绍我的调查过程和这份材料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自传”提及在1939年1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柳州成立了钨锑联合运输处(据薛毅著《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资料显示该委员会是1938年12月同样是在柳州成立钨锑运输处)。处长是夏宪讲(是国民政府原外交部长王正廷的外甥,资源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翁文灏的亲戚),该处成员多为江浙人。

??物锑联合运输处在柳州的地址(柳州中华路12号,1939年夏季被日机轰炸搬迁到了柳州北门外漠塘村)。

??运输处的工作是将钨砂锑块等经越南出口。1940年日军进攻南宁时,一批来不及运走的钨砂曾经沉入广西的邕江(后又打捞上来)。

??1940年7月由于日军占领越南,滇越铁路中断。钨锑联运处撤销,同时在贵阳成立运务处,处长莫衡、副处长夏宪讲,工作人员周熙?等。负责资源委员会货物经过滇缅公路进出口事宜。

??1941年7月,英国中断滇缅公路三个月,使得中国的进出口陷入困境。年底,资源委员会运务处紧急命令曾经留学美国的夏宪讲以运务处总代表,国民政府经济部总代表和资源委员会总代表身份前往缅甸首都仰光,专门处理运输事宜。周熙?随行。

??夏周等人在仰光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督促尽快将从国外购进的大量汽车组装抢运物资回国。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运务处处长莫衡来到仰光,夏宪讲则前往印度另行开辟新的运输线路(并指定周熙?也要去)。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资源委员会运务处仰光代表办事处大部分人员撤退到后方细保(距离滇缅公路终点站,缅甸的腊戌不远)待命(周熙?随行)。

??1942年3月,周熙?到达印度加尔各答。

… …

这份交待材料上述情况均属资源委员会钨锑出口的重大事件,由于国内外任何资料上都从未提及过,所以可以说这份“交待材料”显得非常珍贵,因为是填补了这个方面历史的空白,。

五. 调查的尴尬

这份交待材料可说是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物资进出口的一个大事年表。十分遗憾的是,

材料中缺少一张(第21-22页),正好是说到周熙?到达印度加尔各答以后的事情,应该是资源委员会加尔各答办事处经营驼峰航线出口钨锑锡以及猪鬃事宜。也就是我最为所关心的……

这份材料许多地方都有“X”、“O”字样,据周熙?的女儿女婿回忆,这是当时的办案人员所为,他们认为那些地方交待的不清楚,责令父亲重新写。就是因为需要重新交待,父亲才把这份材料拿回家继续交待,这样无疑中就保留了下来。

于是,我和昆明电视台编导孔丹等人非常兴奋地无数次到云南省档案馆和周熙?先生身前所在单位“昆明铁路局(现已经撤销)”原来所属的各个单位调查并查阅他的档案;希望从历年来周熙?无数次的交待材料中寻找资源委员会出口钨锑等事宜,特别是驼峰空运期间在印度加尔各答办事处的情况,因为这是中国抗战物资进出口事务的一个重要事件。

结果却非常失望,档案馆虽然提供了一些和周熙?有关的材料,但是都和我们的调查无关。而唯一重要的一份材料估计就是在印度加尔各答的资料,但是又由于里面有大量的英文,档案馆拒绝借阅!

费了许多周折寻找到的周熙?先生的档案更是啼笑皆非,除了有几份他的履历表、一份铁路局政治部“关于周熙?问题的复查决定”外,其他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他历次运动的交待材料全然不见!!!

铁路局管理档案的同志说,在落实政策时,所有人员档案中的“不实之词”都按照中央有关规定销毁了……

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