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纪念馆是进行革命史迹、重要革命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集中展示的地方,具有十分直观、生动、感人的特点。大多以文物旧址为中心,利用旧址原物为展示基础,采用直观、真切、具体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历史的真实,赞美崇高的品德,抒发美好的精神志趣。所以,重视革命纪念馆的相关环境营造,增强革命历史展示气氛,让观众置身于特殊的历史氛围中,感受历史,加强直观感染力,这对增进观众的兴趣,促进革命纪念馆健康有益的发展,实现以自身的优势推向市场经济,达到以文养文,或者以文补文的目的,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的。因此,本文就革命纪念馆陈列与相关环境营造的关系作一些初步探索与阐述。
一、增强直观感染效果
革命纪念馆是博物馆的另一种主要类型,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性博物馆。革命纪念馆既是杰出革命历史人物或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有关的遗址、遗物和纪念建筑的保护与收藏机构,又是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是利用革命历史人物或革命历史事件的相关遗址、遗物、纪念建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革命历史人物或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歌颂其革命历史功绩,弘扬其革命历史进取精神,同时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传播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革命纪念馆最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特点就在于是依托有关革命人物、事件的遗址、遗物和纪念建筑而建立,同时其基本陈列应当是按原物原状形式进行的复原陈列,目的是再现革命历史事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革命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气氛、场景和环境下斗争与生活的情景,以增加观众的直观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以此来到达缅怀革命人物,陶冶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精神意趣和最终受教育的目标。所以,革命纪念馆在营造特定历史环境这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应当将它作为一个重要展示环节和陈列中的重要课题来对待。
文化部在1984年公布《革命纪年馆工作试行条例》时就明确规定:“陈列展览是革命纪年馆的中心环节,是宣传和教育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以有关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的史实为内容,力求符合历史的真实。”这也说明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宣传和研究工作必须是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尊重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给予评价,恰如其分地提出结论,切记歪曲或篡改革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革命纪念馆是人们学习革命历史,了解国情,缅怀先烈光辉业绩,激发革命斗志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精神的重要机构。早在1983年7月中央宣传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发布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和1984年3月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意见》,就为革命纪念馆规定了明确的宣传任务。这两个《意见》指出:“各种纪念馆、博物馆是形象地宣传革命传统的阵地,要很好地重视和运用,并经常组织流动展览。展览、陈列的选材,要体现爱国革命传统,符合历史实际,努力配合当前斗争并适合群众水平。革命遗址的布置和革命文物的陈设,要尽量保持原状,力求庄重、朴素,并有准确的口头讲解和文字说明,注意加强直观性和潜移默化的效果,使每次参观,瞻仰都成为一次群众学习革命传统的生动实践。”而且1986年9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湖北洪湖县和监利县召开“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座谈会”时,目的就是着重研究解决村镇经济发展与革命旧址保护工作的矛盾问题。会议重点分析和推广了洪湖、监利两地对革命文物旧址比较集中的村镇、街道所采取的“两个结合”的保护方法和经验,即把旧址群的保护与开辟新区结合起来,对一些重点建筑,把产权转移到国家手中,把杂居在旧址群中的居民逐步迁出,另辟新居;另外,就是把重点革命旧址的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的保护结合起来,进行维修、保护和合理使用,对急需维修的重点建筑,一时产权无法转移的,可以给房主适当补贴,要求其按原状精心保护。像这种旧址建筑群的全面保护与合理使用,目的也是保持旧址建筑群的整体原有环境,营造历史的真实气氛,以增强观众的感性认识,产生更好的展示效果。这一事实说明我国的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在较早以前,就已经注意到革命纪念馆的展览环境的配合,十分重视对革命纪念馆的展示环境条件的营造与利用。
革命纪念馆文化内涵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理想和精神情操教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人民大众对这一历史文化内容的一个审美过程。按照美的规律人化的特 点,审美文化产品的存在,客观上也要求审美鉴赏主体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结构和文化素养,并通过特定的历史环境、气氛产生艺术的感染效果。就好比是:只有懂得音律的耳朵,才会欣赏音乐的美,否则“对于不辫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语)。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条件,一个只有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注重社会伦理文化背景的人,才能体味到《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与贾宝玉缠绵含蓄、柔婉怨怅的“爱情”悲剧,以及主人公由生至死仍无“我爱你”这类现代式爱情表白的原因。革命纪念馆作为纪念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人物或事件的场所,它所要表现的是要尽量展示革命者的光辉历史风采,反映出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操,能够让人们通过去审视这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内涵,得到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最终在规范自身的行为、认知方面产生新标准和新的约束力。像这种只有在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才能理解到革命历史人物或革命历史事实的精神实质所在的文化载体,在展示中营造相应的历史环境,对观众的审美效果将产生更直观、更引人入胜的帮助。
二、 服务于现代展览形式的需要
革命纪念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它是人类行为、思想和想象的产物,并且被代代相传。”②传统文化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并为一代一代的“社会遗传”而继承下去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行为方式的总和。由于文化产品的或毁坏、或散失、或转化为精神形态的特点,所以传统文化又最集中最持久地体现在文化观念、文化传载物和文化行为的种种模式和特征上。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其独特的的原型意象和特殊的审美趣味范式,也奠定了革命纪念馆在陈列展览的形式上要符合大众的审美经验。美国当代美学家迪基在《何为艺术》中指出:艺术就是一种“惯例”的产物,“艺术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习俗惯例的水平上进行的。”③这种惯例实际就是一种社会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文化制度(包括文学艺术体制)所铸造的特点的审美创造和鉴赏习惯。
就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而言,主要体现在较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自然科学理论领域,包括人生观、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宗教观等等。像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深厚的文化古国,其起者主导价值观念仍是她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虽然政治?伦理价值观并不是审美判断的唯一标准,但它对审美观念却产生必然的影响。如在旧中国,甚至到现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对人物品德的重视往往要胜于其他方面。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丈夫要能舍生取义等等,这就意味着对人物的才干和创造力的重视要逊于人物的品德。历代小说、戏曲塑造的关公、包公形象,之所以能够为广大群众历久不衰地欣赏、赞美,这无不隐含着人们的传统审美行为在对人物审美中寄予的理想道德人格愿望的追求。可以说,在我国这个注重道德规约的国度里,重视理想的道德人格塑造,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审美趣味需求和追求的一大特色。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的革命纪念馆文化内容,拥有十分珍贵的实物教育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和伟大的民族凝聚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激情,这就必然会使广大民众在审美这一文化内涵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在当代人文思想观念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以民族独立、自由、民主为旗帜,大多比较重视本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程度地在宣扬民族团结和民族感情,许多纪念性博物馆正适应着这样的社会需要,它们的社会教育功能也越来越显著地得到扩大与增强。而革命纪念馆作为民族斗争和凝聚着巨大民族精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化了的爱国主义产物,在所有教育形式中几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最有效的重要场所。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当代纪念馆陈列方式和展览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展示手段已经运用到陈列展览的设计中来。比如说电、光、声、背景音乐、背景画面、辅助模型等等的应用,使展览形式的整体效果更加接近生活的原本,体现出展示内容的真实,使整个展览空间更加具有历史环境的特定气氛,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直观感染的力度和吸引力的效果。特别是电、光、声在模拟战场上激烈战斗场面的应用;背景音乐在渲染悲惨凄凉的历史气氛和描述高伉激昂的战争场景;背景画面和辅助模型在营造历史特定环境条件,增强直观的视觉感观效果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协调展线效果、辅助文物与文字宣传、突出展览主题的作用。这些现代高科技在革命纪念馆陈列中的广泛应用,之所以能够产生出特殊的展示视觉效果,达到增强展览的直观、真实、感染力的目的,就是因为这些高科技在营造展览的特定历史环境与气氛中能够发挥真实和还原历史场景的作用,使观众在审美历史文化过程中凭借传统的审美经验能够更好地得到感观上的认识,然后达到理性思维的升华,最终实现文化审美过程中获取精神营养、规范自身行为、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这一点也正是革命纪念馆在陈列设计中痴之以求地追求展览环境营造的最根本原因所在。
三、 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参观兴趣
剧作家兼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指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无法摆脱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理性法则的限制,是不自由的;只有通过审美的活动,人才能完善人格,得到自由。而得到自由的人,意味着摆脱了利欲和功利目的束缚,获得了幸福的生活。席勒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人必须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不断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完善自我,顺应社会发展,才能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在思想情感上达到超越,成为一个能够自我驾御的、思想道德高尚的、精神情感脱俗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
在社会文化审美过程中,人们的审美判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某种标准来衡量审美的对象,同时这种标准又具有相对性。它是根据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阶级以及每个个体的人的不同认识标准来衡量的。所以在审美的主体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立场不同的标准下,所得出的审美感受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就好比乡下的农民认为城里的纤弱、病态、苍白的贵妇人是不美的,这是乡下人以健康、粗壮、红润的脸色作为审美判断的标准去衡量“城里美人”的结果;白种人认为黑种人不美,是白种人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衡量黑种人的结果;而现代人认为古代的“三寸金莲”小脚不美,是因为用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去衡量古代人的结果;如此种种,都是说明审美认识的标准不同而已。但是,在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相对统一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对审美对象的认识程度、深浅不同而已。如果要使人们对审美对象能有更深入、更准确、更真实的认识,就必须要求展示审美对象的陈列设计人员要尽量反映更多审美对象的相关信息,相对真实地营造被展示对象的历史环境,尽可能地让审美对象回到当时历史的氛围之中。这样,一方面既能够增加观众的审美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使被审视对象呈显出更多真实信息,让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得到更多需要的感性的东西。
在许多博物馆、纪念馆的陈列展示中,就是通过运用油画、半景画、全景画、复原模型、人物蜡像等比较直观、立体的方法来尽可能营造展示内容的历史环境与社会背景的,同时配备现代高科技的电、光背景和声响效果,使整个展示氛围摸拟得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十分逼真。象这样以实物为主体向观众进行直观教育的陈列展览,没有一般课堂固定的教材,内容和形式都可以不断改进和充实,教学形式方便灵活,既不受系统性和连贯性约束,又不会千篇一律,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观众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作用尤其对青少年的效用更大。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像半坡遗址博物馆营造的“半坡母系村”、“半坡建筑复原景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先民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先民生产、生活场景”;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福建革命史陈列》中的“三年游击战”景观;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证陈列馆的“731部队活人试验仿真场景”;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攻克锦州全景画”;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的“血战台儿庄全景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影视合成的“平顶山惨案场景”、“杨靖宇痛歼召本良部半景画”、“蒋介石与张学良会晤”仿真场景、“流亡恨”雕塑、“正义的审判”仿真场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卢沟桥事变”半景画、“八路军攻克娘子关”油画、“南京大毒杀陈列景观”、“南京受降和审判战犯陈列场景”等等,这些与展览内容相关的历史环境的营造,不同程度地调动了观众的兴趣,增强了观众的直观感染效果,特别对中小学生有着更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进行本馆展览内容二期工程建设时,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参与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兴趣,在建设中专门留出让观众亲自动手的试验场地,尽可能地营造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场景和生活环境,其中“中国劳工修筑战壕”的场景,让本馆工作人员穿上日军士兵服装,手拿皮鞭,扮演日本士兵,让学生们穿上破烂带泥的衣服,装扮苦难的劳工,同时配以凄怆的音乐,日本士兵时不时举起皮鞭吆喝、嚎叫,让学生们充分进入状态当中,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劳工在日军的强迫下,所受的劳役和凄苦生活。而且中午还向学生们提供反映劳工苦难生活的忆苦餐,扮演日军士兵的在台上就餐,吃的白面馒头、米饭,还有香喷喷的肉和鸡腿;而学生们吃的是荞麦做的黑馍馍,喝的是只有几皮菜叶、几粒米的清水汤。鲜明的场景,鲜活的对比,无不让“劳工”观众心生愤怒,其真实的环境感受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无法比拟的。这就说明适宜的展示环境与氛围的营造,在增强展览效果,吸引观众,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就因为革命纪念馆是特殊历史阶段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注重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背景的营造,就更显得比其他形式的的展示方法更加重要,而且它所带来的社会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随着现代陈列展示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观念在陈列设计中的大胆应用,同时借助更多的现代高新技术的作用,已使许多内容的陈列在营造特定社会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方面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且许多博物馆、纪念馆都在这方面相继效仿,并结合自己的内容、形式、地理特点等进行了大量相关内容的展示环境营造与建设,使该馆以此为契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像广西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准备进行的二期工程“红军园”的建设,就计划设想有模拟红军进行游击战的“游戏战争”场面,有反映红军艰苦生活的“红米饭,南瓜汤”忆苦餐等配套的后勤服务设施。山西的太行八路军纪念馆正在建设的二期扩建工程,也设有展示八路军游击战术场面和青少年培训营地等,目的是配合现有展览内容,尽可能地营造出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比较接近的展示气氛,在增强展示效果,吸引观众方面产生更大的作用。
四、 积极开拓,以自身优势推向市场经济,走以文养文的发展道路
在革命纪念馆的陈列设计中,重视对陈列内容的相关环境的考虑,已是现代陈列展示方法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越来越多的革命纪念馆在这方面进行着不同的有益尝试,所收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明显不同的。特别是有些博物馆、纪念馆在经历旧式陈列呆板、固化的煎熬,饱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痛苦,同时经受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后,他们痛定思痛,不断地学会了在陈列方式上下工夫,在如何使自己的陈列展览适应观众的现代审美需求方面做文章,一改过去的等、靠、要做法,积极主动地调查市场和研究观众市场,一扪心思地放在了如何办展览、找出路的正道上来了。过去那种无所事事、扯事拉非的少了,积极进取的、关心集体的反倒多了。尤其是一些博物馆、纪念馆在重视本馆陈列内容的相关环境的营造和建设后,大大地改变了以往高高在上的面貌和千篇一律的外在形象,代之以高雅、生动、形象的环境语言展现给观众,展览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展览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富有吸引力。展览形式的新颖有趣,陈列内容的生动有益,自然就会吸引观众,让观众接受教育的频率就更高,观众多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会同时成陪增长。
    革命纪念馆是近现代革命人物、史迹的集中展示地,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直观的历史线索,生动的革命内容,富有感染力的历史气氛,更需要在陈列方式上独具创新,大力营造展览的历史特定场景。从许多馆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来看,不仅让他们改变了以往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而且由于“改旧、创新、务实”使他们走出困境,获得了新的创业机遇。像全国有名的革命纪念性质类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就是凭借自身优势大胆改革、创新、务实,努力营造与展示内容相关的历史环境,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展览和宣传形式,在较大程度上吸引了观众,增强了展示内容的感染和宣传力度。以至门票收入逐年增加,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切实地以自身的优势走上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轨道,并创造出一种适应现代文物、文化发展的全新模式。
革命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社会大众文化审美的高雅去处。它继承和弘扬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自强不惜的奋斗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和现实教育意义,鲜明地代表着当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但是,在新时期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物和文化的管理与经营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虽然每年国家投入的文化、文物建设经费不断增加,但需求总量与投入的缺口仍然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项目繁多,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多,再加上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国家是不可能再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已建成起用的文化、文物设施的生存和正常运转的,必须依靠各文物、文化单位利用自身优势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进行运作,结合各自工作内容和单位性质,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走以文养文、以商养文,或者社会出资多方面共同办文化的道路。革命纪念馆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文化的载体,同样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地在营造相关展示内容的特定环境方面下工夫。这样,不仅可以使展览内容更具历史的真实特色,增加直观感染力,增强观众的审美兴趣,而且由于自身特色优势的发挥,还可以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向市场化经营道路。特别在当今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要提高单位职工的福利待遇,稳定职工队伍,更好地把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好,也只有靠单位自己想办法创收增效,才能有望实现目标。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革命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高度重视相关环境的营造与建设,尽量改善观众的参观条件,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展示方法,接近生活,还原历史的真实,尽可能地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法进行陈列创新,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让观众熔入展览的真实历史环境中来,亲自参与到某些展览内容中进行感受与体验,这种做法不失为当前革命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困境,与时俱机进,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结合工作内容、性质,以自身特长,走上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能够实现以文养文的最佳方法。


注释: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单行本。
②(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等译)第1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 M.李普曼编《当代美学》(邓鹏译)第111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 文丰义: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副研究馆员  副馆长)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